地暖管間距國家標準 你的地暖管間距鋪對了嗎
地暖管間距國家標準
地暖盤管間距標準是最小100毫米間距,最大不能超過300毫米間距,如果地暖管間距太小,盤管比較困難,而且容易造成堵塞,間距太大則室內溫度達不到取暖要求。
不同區域的地暖管間距
一般家用地暖的間距是20到25厘米,公共場所地暖管間距在25-30厘米,向陽的一面25厘米間距,背陰的一面20厘米間距,房間的地暖管間距是20厘米,衛生間的間距是15厘米,地下室或者儲藏室間距要大些,大概在30厘米間距。
地暖管間距因為供暖條件和房間的格局不同,所設置的地暖管間距也不同,但總體間距的范圍在10厘米-30厘米。
地暖管間距過小的缺點
1、增加成本
如果地暖管間距太小,則鋪滿一個房間所需要的地暖管長度就會增加,這樣就增加了地暖的成本費用,同時后期的費電量也會增多。
2、影響壁掛爐的壽命
地暖管間距小自然增加了地暖管的長度,同時增加了地暖管的阻力,要使地暖管正常的運行,壁掛爐的循環水泵肯定需要加大壓力,這樣就會使壁掛爐一直處于滿負荷或者超負荷的狀態,長時間這樣會影響壁掛爐的使用時間。
3、容易堵塞
管間距過小肯定會造成地暖管回路增加,這樣地暖管彎曲的部分就會增加,造成地暖管的阻力變大,會增加地暖的工作壓力,同時曲折的部位太多經常會導致水循環不流暢,出現局部地區熱局部地區冷的現象。
地暖管間距過大的缺點
地暖間距太大會造成地暖的傳熱效率下降,假如地暖管的水是以某一恒定速度循環,如果你的地暖管間距過大,單位時間內流進來的水量也就越小,帶來的熱量就會減小,房間會出現升溫緩慢并且達不到供暖效果。
以上詞條內容均來源網絡,均系原作者觀點及所有,僅供參考。
地暖管安裝間距怎么計算?
《JGJ 142-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》中并沒有明確的提出地暖管間距應該是多少。因為每棟建筑、每個房間的熱負荷都不同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供熱功率和管間距。
《JGJ 142-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》國標中關于管間距的條目:3. 1. 12 采用加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時,應符合下列規定:
1、當敷設間距等于50mm ,且加熱電纜連續供暖時,加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于17W/m; 當敷設間距大于50mm 時,加熱電纜線功率不宜大于20W/m 。
3.5.8 加熱供冷管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,與內墻距離宜為200mm ~ 300mm。距衛生間墻體內表面宜為100mm~150mm 。
3.7.1 加熱電纜熱線間距不宜小于100mm。加熱電纜熱線與外墻內表面距離不得小于100mm ,與內墻表面距離宜為200mm~300mm。
5.4.1 加熱供冷管應按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敷設,加熱供冷管應保持平直,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。
5.4.9 在分水器、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供冷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,當管間距小于100mm 時,加熱供冷管外部應設置柔性套管。附錄:
實際經驗值:
長江流域一般16管間距為15cm,20管間距為20cm。客廳、臥室一般設計標準為120W/㎡左右,衛生間150W/㎡左右。像建筑設計一樣,有超配。
設計間距15cm,但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是:
1、過道處、分集水器下方等管道密集處,管間距必定小于15cm;
2、靠近外墻、外窗等熱量易流失的地方可以適當減小管間距;
3、部分直線排管與轉彎處的管道間距必定大于15cm,正常。
擴展資料:
地暖管間距標準分析
地暖管的鋪設間距主要與供水溫度、房間的熱負荷及房間的有效散熱面積有關。地暖管的供水溫度一般不高于55℃,當供水溫度一定時,主要取決于房間的熱負荷。熱負荷主要由房子結構的熱工特性、房間朝向和房間所處樓層的位置等因素決定。
如墻壁的厚度、是否設有保溫層,房間是否端頭和頂層,窗戶是單層窗或是雙層窗、房間朝北或是朝南等。房間暖盤管的間距越小室內單位面積散熱量越大,反之亦如此,通常業內人士所謂的偷工減料便是從地暖盤管入手,間距越大越節省材料,可能采暖時達不到所需要求。
管間距盤小了,造成單位面積過熱,冬季采暖需要開窗通風,造成能源浪費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所謂地暖管間距并不是全程一個間距,每個房間的使用功能不一樣間距也不一樣,衛生間、臥室、廚房,三者間熱負荷需求是不一樣的,所以地暖管間距也不一樣,在進行地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人體冬季采暖需求,以及房間使用功能,效驗精準的熱負荷,將地暖打造最優化舒適節能系統。
《地暖規程》中已經明確說明“地暖管的間距在15-30cm都屬于合理的”具體該做到多少間距,是要依據環境負荷,同時要參考業主要求以及設備的工況來決定。
在地暖鋪設中一直有三分材料,七分安裝的說法。所以,專家建議 地暖盤管時務必依照正規的設計以及房間的朝向、建筑物保溫效果、室內所需溫度等熱負荷計算效驗地暖管間距,才干確保冬季采暖的舒適度。